中新网3月5日电 据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网站消息,2020年3月4日7时至5日7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4例。
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4例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1例、通辽市的霍林郭勒市1例、呼伦贝尔莫力达瓦旗2例。
中国经济蹄疾步稳,前景可期,疫情只是风浪,挡不住中国经济大海的奔腾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试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会用厚重的历史积淀变下行压力为上升动力、用显著的制度优势弥补发展劣势、用经济发展的韧性抵挡唱衰论调的“任性”。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现在正在证明且将继续证明这一科学结论。
“正是中国最先发现了疫情并向世界发出预警,在全球疫情多点暴发后,又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援。”孟人盟主席团成员法鲁克·汗表示,“所有的国家都应该感谢中国”。他认为,疫情之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
中方务实有效的回答得到了孟方的高度赞赏。“你们的建议非常具体、有建设性,解答了我们的疑惑”孟加拉国北达卡市市长阿提克·伊斯兰姆说,中国有丰富的抗疫经验,又很乐于分享,这种互动形式非常有益。
9.乌海市海勃湾区2例
做好社区防疫是阻断病毒社区传播的重要举措。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东亭社区书记向孟方详细介绍了他们在提高群众抗疫意识、帮扶弱势群众、保障食品药品供应等方面的做法,“我们每周一、三、五都会上门看望孤寡老人,去的时候带去食物和药品,走的时候把垃圾带走。”
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暂时而非长期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是久经磨难后沉淀的硕果,虽遭疫情蚕食,但影响只是疫情“战时”的“暂时”,一朝一夕之力不足为惧,这由中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内生动力所决定。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遭遇下行压力,服务业受到较大影响,商业零售业面临生存困境,工业、建筑业等也有所波及;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的动力没有消失而只是延期释放,随着全国陆续复工复产,疫情的破坏力会逐步减弱,经济将会呈现反弹性“V型”增长,重回向好发展的健康轨道。同时,危与机同生,疫情虽暴露出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但也孕育着未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生长点。因此,不囿于经济的短期波动,不困于一时的得失,积极应对挑战和找寻机遇,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疫情方事不难为。
(文章来自《南方都市报》)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黑山政府近日采取多项措施,包括暂停公交车和火车等公共交通,关闭多个边境口岸,学校停课至少两周,禁止集会以及体育比赛和文化娱乐活动等。
经济长期向好根植于厚重的历史积淀
压力亦是动力,开放型经济建设将会纾解经济发展的内部压力。我国在经济发展上注重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与世界经济相通相进,负面清单将会持续缩减。基于国际来看,我国注重把握经济脉动,坚持立己达人、共谋发展,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上摒弃“闭门造车”,注重“同舟共济”,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圈,着力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坚持倡导“一带一路”,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朋友圈”,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普惠的方向前进,使我国经济发展具备压力释放的巨大空间;基于国内来说,我国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工厂,是世界的运输、文化和旅游市场,具备吸引外资、出口便利和超大市场规模等优势,不断创造了具有吸引力的营商投资环境,稳住了经济发展的基本盘,14亿人口的大市场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活力源头,国内资源与国际经济的互动效应明显增强,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应。
疑似病例1例(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1例),仍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目前,尚在接受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 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 人。
反对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
3.通辽市的霍林郭勒市2例
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外生而非内生的。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快与慢,经济增长体量上的多与少,但没有创伤和改变经济发展长期稳定的要素与向好趋势的实质。困于疫情,全民宅家的“战时”状态代替了春节的消费高潮;交通限制放缓了企业复工复产的步伐;供给不足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叠加动摇了对外经济活动的平衡。疫情虽挫伤了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但随着“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的落实,抗击疫情与维稳经济并驾齐驱,实体购物和旅游断层有线上经济的弥补,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有政府惠企利民财政的支持。因此,疫情之于经济发展的冲击只是量的变化而非质的改变,是外生性的冲击而非内生性的摧毁,悲观预期不可取。
据了解,在与孟人盟进行视频交流的同日,中联部还致函世界多国政党,介绍中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进复工复产的做法和成效。
经验交流强调“务实管用”
1.包头市3例(土默特右旗2例、昆都仑区1例)
湖北省委常委、省卫健委主任王贺胜介绍,武汉市向孟加拉国北达卡市捐赠口罩,并愿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推动与北达卡市结为友好城市。“国际社会最需要坚定信心。”王贺胜说。
“中国为其他国家成功抗疫发挥了模范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正是得益于中国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的不懈努力,孟加拉国才能够获取检测试剂。”孟人盟主席团成员法鲁克·汗表示,孟方将始终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坚决反对将疫情政治化、对他国搞污名化的行径。
7.赤峰市翁牛特旗1例
死亡病例1例(巴彦淖尔市临河区1例)
据了解,类似的抗疫经验视频交流会,中联部已经举办了多场。4月29日下午,中国-尼泊尔两国执政党和医疗专家举行抗疫经验视频交流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参加;4月15日下午,中联部组织中印医护人员抗疫经验视频交流会,双方专家围绕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和防控举措进行了深入交流。
今年是中孟建交45周年。“真正的友谊历经风雨,跨越高山大海。”中联部方面表示,在中国疫情防控的艰难时刻,孟加拉国通过不同形式声援中国;中方对孟方当前抗疫形势感同身受,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马尔科维奇表示,民众不必惊慌,黑山已经做好应对疫情的准备。
4.赤峰市8例(松山区2例、元宝山区2例、红山区1例、林西县1例、翁牛特旗2例)
经济长期向好经得住严峻的现实考验
2.呼和浩特市玉泉区2例
中联部方面表示,如何既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又防止疫情反弹,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因此,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生活逐步恢复,“中国经验”成为世界各国防疫的重要参考。“(中国经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应对疫情的范本。”孟加拉国政府卫生与家庭福利部部长扎希德·马利克说,“黑暗终将过去,人类终将胜利。”
随着各国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复工复产也成为各国领导人关心的问题。南都记者观察到,此次视频交流会就把“平衡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作为一项重要议题。
确诊病例治愈出院63例为:
疫情阻挡不了经济发展的平稳惯性。从高铁到机场的在建及新建项目,从保护长江到保护黄河的系列规划,从深地挖掘到天上探索,从经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到“一带一路”深度推进等,已有投资已在产生效益,后续还会随惯性持续产生效益。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而带来的消费升级促进消费的规模、结构、理念和方式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我国经济进入内需和消费起主导作用的新阶段,并实现了由低质供需平衡向高质供需平衡跃升,内需的扩大成为经济稳中向好的压舱石,这种促进经济增长的惯性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期。依靠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推进技术进步带来更新升级已经成为经济的增长点,这种向前的惯性力量已经生成,也将随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稳健向前。
“我们所有的复工复产工作都把疫情防控作为第一前提。”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谢高波介绍了湖北实行的“分区分级、分类分时”的复工方案,以及企业负面清单制度。“方案做好之后,关键在执行落实。”谢高波说,这些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湖北省复产的企业中,没有发生一例感染。
11.兴安盟乌兰浩特市1例
“如何处理疫区的生活垃圾?”“清洁卫生的工作人员如何做好自身防护?”“是不是要大规模进行核酸检测?”来自孟加拉国抗疫一线的政府官员提出了他们迫切想要了解的问题。
其中,现存确诊病例11例为:
7.呼和浩特市5例(新城区2例、玉泉区1例、回民区1例、赛罕区1例)
5.巴彦淖尔市7例(乌拉特中旗4例、五原县2例、临河区1例)
(作者:刘吕红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当前少数人出于私利,不断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违背了事实底线,损害了共同抗疫大局。”中联部方面强调,在疫情面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需要相互支持和帮助,并深化国际抗疫合作,共同战胜疫情。将疫情政治化,把病毒标签化,对其他国家搞污名化,不仅无助于本国抗疫,而且会毒害国际氛围,妨碍国际抗疫合作。
截至3月5日7时,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5例,现存确诊病例11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63例,死亡病例1例,疑似病例治愈出院9例,重症病例1例,危重病例1例。
8.通辽市5例(经济开发区1例、霍林郭勒市4例)
至于是否要大规模实施核酸检测,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回答到,目前在武汉,以“应检尽检、愿检尽检”为原则实施了大规模核酸检测,既是为了精准排查,也是为了缓解公众的担忧。“这是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你们,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张定宇强调。
经济长期向好源自潜在的发展韧性
6.呼伦贝尔市7例(满洲里市1例、牙克石市1例、莫力达瓦旗5例)
1.鄂尔多斯市10例(东胜区1例、鄂托克前旗1例、达拉特旗8例)
5.乌兰察布市化德县1例
4.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1例
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局部而非整体的。疫情对经济发展有骤然冲击,但不宜过分夸大,需保持理性来审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辨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疫情则是突如其来的风浪,无力左右大局,也无法动摇根本。基于产业维度,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餐饮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遭受直接损失,但医疗卫生业、网络服务业等新型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升温态势或呈现逆势增长,整个行业此消彼长,中国经济整体框架仍安如磐石。基于空间维度,随着疫情非重点区域的“复工潮”,借凭中国经济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我国经济发展将很快挣脱疫情的束缚。因此要透过“切面”看“全面”,放眼远观,2020年的中国总体经济虽“低开”,但依然迸发着“高走”之势。
2.包头市8例(昆都仑区2例、东河区1例、土右旗5例)
3.锡林郭勒盟8例(锡林浩特市3例、二连浩特市1例、多伦县4例)
10.乌兰察布市2例(四子王旗1例、化德县1例)
疫情破坏不了经济发展的稳定结构。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经济结构发生极大的变化,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仍让中国居世界前茅,也使发展风险有所降低,并为产业结构转型、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我国经济发展坐拥诸多优势,环环相扣的完整产业体系、欣欣向荣的国内市场、丰富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优质高效的人才资源,奠定了经济发展结构的稳定基础。我国经济发展注重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经济发展的区域结构和空间布局日益优化,实现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及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当前,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一些新型业态和新型经济行业出现增长,修补了经济结构中的不稳定性漏洞,有助实现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总体上看,疫情的冲击不足以破坏我国稳定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既定的发展方向不会改变。
优势就是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正在持续转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等显著优势正在疫情防控战中得以彰显、检验和转化,强大的政治号召力、组织动员力及资源整合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统筹兼顾到精准施策,从保住“米袋子”“菜篮子”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从加强公共卫生治理到通畅人财物流通渠道,从支持疫情防控相关技术研发到保障疫情防控相关人群的就业,建立起了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有效防止了“次生灾害”的产生,大大缩短了经济发展的阵痛期,国家治理效能以及疫情防控的成效正在持续生成。放眼国际,海外媒体也为中国的制度优势在疫情防控中的转化投来信任票。世界卫生组织积极评价中国抗疫努力:“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有国内的制度优势,有国际社会的守望相助,这场战“疫”终将大获全胜。
重症病例1例(包头市昆都仑区1例);危重病例1例(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1例)。
疑似病例治愈出院9例(包头市土右旗1例,呼和浩特市回民区1例,锡林郭勒盟多伦县1例,通辽市的霍林郭勒市1例、库伦旗1例,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3例、海拉尔区1例)
6.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1例
南都记者观察到,“务实管用”一词在这场会议中被中联部方面频频提及。在提问环节开始前,中联部方面就强调,希望湖北的专家可以回答孟加拉国朋友最为关切的议题。
韧性即是动能,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尚未实现完全释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但我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疫情暂时性地抑制了经济发展能量的释放,但阻隔不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的经济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核心优势,创新的动力和潜力空间巨大;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潜力尚未完全挖掘,乡村振兴的能量未实现有效释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隐藏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升级需求;因疫情而引爆的“宅经济”“云经济”,催生了新的经济业态与产业群,加快了新兴消费潜力的有效回补。同时在疫情期间政策工具的运用对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加大了帮扶政策,政策“大礼包”持续派发,减税降费、稳岗补贴,恢复了断裂的资金链和资金流,维护了经济发展的持续韧劲。疫情期间积聚的发展潜力将会得到集中迸发,疫情后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将会发挥叠加溢出效应,进而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小区的生活垃圾每天都要定时消毒,消毒之后就按生活垃圾来处理。”湖北省疾控中心的专家回答到,生活区的环卫工作人员工作时要戴口罩和手套,必要时要穿防护服;在医院工作的清洁工作人员,则要戴N95口罩和护目镜,并穿好防护服。
疫情撼动不了经济发展的稳固根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从一个极度贫困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建立了完善完备的工业体系与基础设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19年中国国内的生产总值已近100万亿元,创新驱动力、科技创新力正在实现质的飞跃,新的市场增长点正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显著增强。当前疫情虽给经济运行带来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的深沉根脉有中国人民实干兴邦的精气神所涵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今天,是中国人民干出来的!”短期的疫情袭扰不了中国人民的恒劲与拼劲,掏空不了物质积累的雄厚“家底”和长期的经济“蓄力”,冲击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固根脉,经济发展具备持续向好的基础,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此次视频交流会是今年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框架下第一场专题网络视频会,也是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第一次通过党际交往渠道与国外分享抗疫做法和经验,体现了中孟两党两国间的深厚情谊。